Posts

林口長庚懶人記#1

到台灣來有三個禮拜了,現在才捨得坐下來做些紀錄。有夠懶的了。其實是因為這裏發生的事情一直讓人心情很好,並沒有太多讓人想坐下來反省的事情。 從馬來西亞到台北,然後到林口長庚的過去三個禮拜裡,發生的有趣的事情有夠多的。因為打從開始,我並沒有作出很慎重的考慮便決定要到林口見習一個月,腦子裡其實只是想著要到馬來西亞以外更進步的國家去體驗一下人家的醫療服務是什麼樣子的。同時,我想在final year開始之前重溫跟內科有關的項目,所以就選擇了心臟內科。台灣氣候還不錯,沒有時差,加上消費跟馬來西亞也沒太大落差,離的也不太遠,而且台灣曾是我一直很想來唸書的地方,所以最後選擇了到這裡來。很偶然的,組裡有一位同學也有想法到台灣見習,所以雖然我倆本來不太熟,卻也不約而同便一同到這裏來了。反正這過程中包含了太多的偶然。雖然如此,我並沒有太介懷跟一位不是很相熟的同學一起travel超過一個月。我想我喜歡新的體驗,所以沒有三思變做下決定了。 台灣是一個很美好的國家。作為外籍學生,我受到很好的待遇。比起在馬來西亞政府醫院實習的經歷,在台灣我更感覺被重視。台灣有太多地方跟馬來西亞不一樣了,本來就不應該拿兩個差距頗大的國家做比較。 在異國生活超過3禮拜這還是的第一次。打從開始我變認為這旅途將會充滿驚喜與意想不到的事情,因為往往超過3個禮拜,我才會開始了解本地人的生活形式,然後會慢慢入鄉隨俗。此外,馬來西亞華人的外貌本來就跟本地台灣人沒兩樣,所以慢慢的,我混進本地人裡也不會有人察覺我其實是外國人了。因為這樣,大家沒有了戒心,也沒有因為‘愛國精神’而儘量把最美好的事情表現出來,自然而然的,我才慢慢看到所謂道地的台灣人的生活形式。
I have no freaking idea what I am up to today. 还有两天就考试了,今天早上没课,所以我决定留在家温书。下午睡个午觉,2点半起来准备上3点半的课。3点钟出门,才收到消息说2.55pm教授通知要提早上课,3点准开始。我到了学校,想着准是要迟到了。3点20分到了学校,天下着雨。有同学发信息来让我别来上课了,说教授“赶着”迟来的学生不让进课室。我心想,我还在上幼稚园吗?以前的我肯定还会坚持去上课,因为我没错啊。5分钟前才通知的消息,怎么要求人家准时进课室。可是我没这么做。我掉头便有驾车回家去了。 这样的事情让人极度厌恶。好像有理说不清,可是又不想跟人理论。是放不下尊严,还是没勇气为自己说话?近来总是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可是我只会责怪运气不好,要指责谁也无济于事吧。 大人说,大人的世界很复杂。很多时候事情会事与愿违。所以要懂得容忍,承受,担当。最近的我像是迷离失所,找不到方向。因为发生在身上的事情让人咋舌,让人无法相信,并且我的反应完全不是自己一贯的作息。这样的事情还要发生多久呢?这是人生的低潮吗?还是我的人生从没真正开始过,只是我在跟自己无理取闹而已。 那一线曙光,我在找你呢。 我好不想长大,我想永远当小孩子,可以吗?

无。助。

过去数个星期,我只有越发觉得内心痛苦。我恍惚。我迷惘。 过去数天,我更觉得痛心疾首。我失去方向。我找不到自我。我,迷路了。 每每看到久违的亲戚他们总爱慰问,念医科是不是很辛苦啊?可我总是摇摇头,还说我享受学习,我喜欢医学。这个学期,我经历了很多以前未曾有过的种种感受。这些经历让人越发害怕,越发担忧。我越发觉得失去方向。我甚是忘了自己为什么来到这里,为什么作了这选择。念医课辛苦吗?以后若是有人再问我相同的问题,恐怕我再也不能否认了。念医课难,因为我过不了心里那道坎。可这坎,是我亲手越建越高的一道坎。 为什么会觉得痛苦呢?痛苦,因为压力。心理产生压力,因为累积了太多未完成事项。心里的压力,来自于没有完成的事项。这些压力,我早该懂得应付了。可是这学期,心里的难受超乎了我所能承受。我看着我的朋友们,怎么他们过得那么好啊。他们每天兴致勃勃地上学,去医院,去学习。他们看到同事朋友,总喜欢聊起学习上的课题。他们从不觉得疲累,他们从不觉得医学是一种牺牲。因为医学成了他们生命里很重要的一环。 我的压力原来来自于同学。我的压力来自于比较。我必须比较,因为我没办法相信自己的能力。我的推动力来自于我的同学,那些比我强的同学。可是当推动力成了负面的力量,我不会前进,却只有倒退。我压抑无比,因为我迷失了方向。我发现自己大不如前。我发现自己再也不能像以往一般每天熬夜念书学习,因为我失去了正能量。我只看见自己的弱点。 我压抑无比。因为我对自己失去了所以信心。我害怕自己一直活在梦里,因为事实是当我发现自己踏错一步时总已是无法挽回的时刻了。我害怕自己在做错的事情,走错的路。学习几乎是我生命的全部。可是当我无法定夺该走的方向,我更害怕,因为这仿佛如同没了驼的船,飘在大海,无法前进,也不知去向。 今天驾着车子从学校回家的路上,我心无比焦虑,眼泪夺眶而出。我哽咽,却欲哭无泪。回顾过去数个星期,我不知学了多少。我只知道,我不知道的越来越多。我只知道,我没有尽全力去做。每天到医院去学习,到学校上课,回家路上我总是格外伤感无助。因为每天的结论就是我不懂的可是朋友都懂的知识越来越多。回到家我以为勤能补拙。可是我并没有特勤,第二天,恶性循环于是重复。我便越发无助,越发气馁。我感觉无助。 每天的日子我痛苦万分。可是我唯一在做的是不断地埋怨,不断地抱怨,不断地祈求一切会变得美好。可是我并没有向前...

回家吧,好吗

似乎好久都没有勇气正面面对自己了。打开笔记电脑看到那个头像,天真无邪的笑容,那个无知少女,都不知道未来的日子将会是如何的令人迷惘。原来那个是数个月前的我。 2个月以来,我几乎不再愿意花时间和精神面对自己每况愈下的处境。回头看看从前的自己,那么腼腆那么无畏惧的,如今的我成长了多少。只是成长不与时间成正比时,生活会乱了套。 中文也变得生疏了,因为我不再花时间阅报。更不用说书写文章了。我差点也忘了怎么说中文了。 今天本没打算坐下来回顾过去数个月的生活形式,只是好久了每天这个时候,心房总是累积了太多的情绪感受,若再不把之处理掉,恐怕一发不可收拾。 我把生命赋予医学了。我不知道我该怎么诠释自己的人生了。我的生活,难道不是被医学所取代了?本该说,真正懂得欣赏医学的人会因此而更充实。反之,像我这种‘总是觉得自己跟不上步伐’的,‘一直在努力却还是原地踏步’的族群,会因此而窒息。 当我发现我快喘不过气来时,肚子突然作痛。仔细想想,原来没上大号一阵了。原来,我连如厕的时间都忘了给腾出。是我的时间观念太差劲了。 我一直在作战,一直在作战的对象却是自己。每天无时无刻无所不在的是让人分心的事物。可是怎么怨天尤人也无济于事,因为事关问题出在自己身上。我没有定力,所以尽管只是‘呼吸’,也足以成为一种令人分心的动作。斯到了这田地,如何翻身啊?遍体鳞伤,谁为我疗伤。 有时候,我感觉自己像精神病房里的精神分裂者。我忘了时间的存在,更忘了自己是谁,活着究竟为了什么。我在赎罪吗? 每一天我像梦游一样,灵魂出窍了,虽然躯体在实行某些被认为理所当然的事物,可是到头来我记不得事故的缘由。我好像很努力地度过每一天,很努力地在做梦。我活在梦的哪一个境界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会回到原点呢。不要再迷路了,好吗?

发奋

刚从15分钟的小憩中惊醒过来,心在砰砰作跳, 眼泪也不由自主不断在流。这样的事情好久没发生了。突然想起陈奕迅的《积木》:“想象力丰富是好还是坏呢,怎么觉得苦涩却又甜甜的…”打开酷我音乐盒,点击他的歌来听,听到他雄厚的嗓音,心窝暖了暖,泪却流的更旺盛了。 7个星期的小儿科过去4个星期了。新的学期我尝试新的学习方法,我让自己发奋起来。我自觉的奋斗了3个星期,到了第4个星期,我觉得自己快崩掉了所以下意识突然松懈下来,就这样一不留神,1个星期的生命被浪费掉了。进入第5个星期,我醒觉了,突然发现生活还需要拼搏,才能继续活着。 心情是极度复杂的,我只知道疲累是不该被应用的形容词。书桌前的蓝色布告上贴着一张写给自己的纸条,上面写着“sleep is for the weak”。这个名句来自一位给我启发不少的同班同学。只要想到跟我同年的同学,我就觉得有点上气不接下气。人们在无时无刻努力着,我却只知道计算每天需要让自己有多少小时的睡眠。午餐时间我总是提不起劲,同学们却都已经在为上午学过的东西做复习。我不知道自己的步伐比别人慢了多少。有时候让人懊恼的可能就是自己总在意些不该在意的事情吧。一向以来我总告诉自己不要拿别人跟自己作比较,可是久而久之我发现自己不是自动自发会不断奋斗然后达到成功的强人。所以我需要看着比自己厉害的人作为榜样,让自己奋斗,努力,充满希望地继续前进。原来我是那么懦弱的人。 不晓得。是生活让人懊恼,还是我在让生活懊恼。其实当学生是世上最幸福的事情,每天去医院学习,只记得一个目标那就是尽量学习,只要是有机会学习的都去争取,去做,到了午餐时间去填饱肚子,可以跟朋友聊聊天说说笑,然后休息一阵,接着去上2点钟的课。上课的时候专心致志,遇到疑问要发文,尽心地学习,回到家吃简单的晚餐后,休息一阵,然后便开始复习今天学过的东西。明天充满信心与希望地又上学去了。每天这样地重复着,只需要知道明天的自己一定比昨天懂得更多,学得更好。这么简单的规律,不许烦恼明天要吃什么要怎么面对生活,我却还过不了心里那道坎。记得3个星期前的自己,每天定时间念书,那种兴奋不是让人可以久久坚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吗。 让自己什么都不想,只需要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每天的目标。要过好每一天,只需跟着规律,尽心尽力地把每一件事做好。 23岁了,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越来越难专心做好每件事,可是从前让人振...

失。落。

今天我是极度失落的。对上一次感觉失落是前天,隔了一天,今天又是失落的一天。小儿科真的一点也不“小儿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离毕业的日子越短,压力便越大,导致我心情起伏不定。还是我一直在原地踏步,所以本来已经让人失意的事情发生时,人更显失落罢了。 早上有一堂课30人,一位教授。整堂课里有一半的时候我是觉得灵魂出壳的。不是心不在焉,只是要跟上教授的步伐突然变得辛苦。这种感觉鲜有,所以我更害怕。好几次教授向我望来,有时是在问问题有时是在讲课。以往的我会作出相对回应,可是今天我只是目无表情地望着前方,听见嗓子发出声音,却不知道在说的是什么。教授肯定也觉乏味,在想这学生怎么好不长进。我木无表情,是因为我没有剩余的力气,也没有一点勇气扬上嘴角。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班上的一些同学可以笑着回应教授,还说的有声有色。我不知道我该以什么心态来上完这堂课,因为我只知道失落与失望。 2个星期的小儿科过去了。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便必须把该懂得学懂。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应对接下来的数个星期,我只感觉到自己已经到了谷底。 回家的路上,我持着方向盘,走在熟悉的路上,好像是在哽咽却欲哭无泪。 那天跟友人出来咖啡店,数个小时我们谈论过去,谈论未来。后来说到各自的朋友圈生活,说到我一直单身,因为一直没有谈恋爱。朋友说我太挑剔。我不知道怎么回应。却告诉她我不会因为想结婚而改变自己。我也不会刻意制造机会去结交新朋友。可我告诉她,我无法想象10年后的自己亦是单身。对我而言这是暂时性的,因为我知道我的人生如果没有自己的家庭,我宁愿早死。这是我数年来对于自己潜在的意识观。“暂时性的”这个概念让我错过了太多。回顾过去2年半在吉隆坡一个人过的日子,就因为觉得一切是暂时性的,我把焦点都放在明天和后天,今天的所有变得毫无意义。我告诉她,对于这突然的领悟,让自己想做出改变。不是改变自己的品格,不是改变自己的气度或者穿着风格,而是改变自己对于现况的“暂时性”概念。可是潜意识里,我发现如果有一天我的想法得以改变,我不再执着想要一个自己的家时,那会不会是件好事。无论如何,在想法改变之前,我想我还是想要有个自己的归属。 我驾着车,不经意便到了书店。走在一列列的书柜间,我感觉灵魂得以升华。书店在播着轻音乐,我手里翻着各类书本,心情也得以平复。这个感觉久违了。我买了几本书,好想找个周末下午,带着书本到附...

There is more.

There is more. I believe. I am looking for something. For that something I am quite certain. I am looking for something. Of something I am very lacking. But I do not know. There is more. I am quite certain. I walked out of the house, and I looked into the sky. The sky seemed so high and the clouds so far away from me. The sky is enormous. I in comparison seemed so tiny. Then I wonder to myself. Why so much of struggling and sufferings when in your life, no one sees you and no one hears of you. What are you working for? Though. The clouds are so beautiful. Such a shame it is to have grounded myself in the house. Doing what I thought I would enjoy and yet taking no notice of the true beauty laying just behind the walls. I should be in a better place. Yet I do not stop walking. Till the day I see light shining on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