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语录

很久没出去了,这个时间点。 快11点半了。 还说不见不散。 不知道为什么有一种亲切感在吸引着我这个平常不太爱太迟出门的人。 都说人不可貌像。看似老实的人其实还出乎意料地蛮懂的玩乐。 有个男生朋友,他是我的吃货知己。 经常会跟他分享生活上的小事。纯粹分享闲聊。 朋友说,我最后一次这个时间点出去,应该是“心脏喷血”的那一次吧。 我说,不至于喷血吧。那一次是久违心动的一刻。十分短暂。可是让我印象更深刻的是,有朋友的陪伴,让我逐渐平抚心跳过快的夜晚。 如今这一切,没有意外地已经成为过去式了。永远永远地收藏在我的后脑勺了。 今天,这个小小的缘分也是别无意外地让我去无尽地思考与分析。 典型的处女座就是如此。 需要努力的就是,要让自己做真实的自己,要尽量地让自己放松,也让别人觉得轻松。 对于新朋友,不可以去加以判断。 自从回家以来,我觉得自己对于自己作为女性更充满自信了。 我的心理本来就有点小自卑小空虚。一昧用忙碌的日常来填充这些空隙,日子久了让我错以为我活得很好。最近我让自己去跟不一样的人接触与交流。慢慢地让我对自己有了新的认知。因为这样,我的自信心提高了不少。 我原来可以欣然接受跟我年龄相差好几年的男生。想说的是,其实年龄没有扮演太大的角色。反而心理素质更重要。我总是很自豪地跟我的朋友们说,只要跟一个男生交流过3次以上(比如吃饭3次,聊天3次等)我便可以大致上可以了解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了。 今天赴约出来见面的这个男生颇有上进心。而且他看似目标明确,并且秉持坚定的意志。在朝着目标前进之际,会小心翼翼地实行,不会轻举妄动。 这是一个可以真正吸引我的一点。 之前,每当朋友问我喜欢什么类型的男生,我总会用外表去“筛选”我认为不会喜欢的人。这种想法其实只适用于网上交流的朋友。对我来说其实不太实际,因为一个人的样貌身材身高并不是吸引我的最大要点。反而,一个人对于他人生的规划,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与对于未来的憧憬,从而反映在他在日常生活上持有的态度才是我更在意的地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固然扮演重要的角色,可是很多时候这可以是表面的包装,见面三两次可能无法准确地判定一个人的生活背景。 次要,从驾车的态度可以大概知道这个人是不是目标明确的人。我感觉这个男生,一旦设定了目标,便不会轻易地受外界的因素影响。有好的方向感很重要。(因为我方向感实在太...

出淤泥 是我

有时候 人会想要犯罪 因为犯罪心态 每个人都有 只不过因为文化修养与理性思想让我们抑制了那个举动 说得不好听 很多人 偶尔表现的很“犯贱” 这是大家平日里口中所说的犯贱,并不是可恶的那种形容词 而是形容一个人明知故犯 宁愿踩雷 也不愿意错过 大致这个意思 最近我的桃花运好像有些旺盛 可是好像都是一堆烂桃花 对我来说 那些经过理性思想探讨过后发现行不通 活着希望渺茫的那种桃花 便是烂桃花 我不是小妹妹了 有时候偶尔片刻想要感受被爱慕的那种小甜蜜 可是成长过程当中教会我 那种短暂的欢乐 通常不会带来持久的幸福 反而可能酿成大祸 让人一失足成千古恨 人生够复杂的了 还有能力选择的时候 为什么还要挖个洞让自己跳进去呢 所以 短暂的快乐 不是我幸福的泉源 想通了过后 便又是回到原点  做那个充满魅力 有一点傲慢 可远观 不可亵玩焉 的那棵莲 

+欲绝

好久没上来这里了。是好事来的。证明过去的日子有点平淡,没太大的惊喜。 今天属于我进入这个部门的近乎1个月有多了。作为Respi service MO,真的有太多太多的不确定和不懂的事情。今天做了一个错误。很是让人惊慌。可是我做了更加卑贱的事情。我没有在老板面前主动承担错误。哎。我怎么可以那么贱格。让我非常非常感动的事情, 是我的直属老板忙着包庇我。让我非常非常感动,欣慰。这种老板该哪里找呢。我很伤心也很担心,因为这个部门不算太过忙碌。我没有接触内科除了肺科以外的病人。我怕我越来越笨拙。 对于过去1个月,我过的非常好。很欣慰。上司们非常照顾我。至少没有对我破口大骂。至少他们把我当同事那样看待。我很欣慰。身边有很多很照顾我的人。当我是妹妹一样照顾。每一天虽然很有压力感可是紧绷的心情得以放松一点点,因为身边都是对我很好很好的人。我要赶快把该懂的东西学起来。我要更加用心。 亲爱的,加把劲。

爱上某人

今天好像又有“爱上一个人”的感觉了 上一次有这样的感觉是3年前吧 今天很幸福 可是也很伤感 因为是离别的季节 2017年7月 踏入新的人生阶段,叫做“打工族” 从houseman的工作模式成为medical officer至今正式告一段落 礼拜天启程回到长大的城市,隔天便又展开新的人生阶段  这样重复地开始与结束让人离离合合实在不舍 礼拜3那天,我在安邦医院最后一天工作,4点55分我走出病房到打卡处。心里居然没有太强烈的不舍。对于这个呆了2年半的医院,我心存感激,因为我还留有对于这份工作的热爱,多多少少得归功于在这里遇到的人事物。可是说到不舍的那种沉重感,居然完全没有。 今天跟朋友相聚,吃了饭去唱歌。 要回家的那一刻,我的心突然非常沉重。 才发现,我们真的要分道扬镳了。 还记得我在认识这几个人之前,完全不敢放开自己在其他人面前对着麦克风唱歌。 3年的心路历程改变了我许多。 我更加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而且,今天,我好像爱上了某人。 这种爱,无法用文字诠释。因为这种爱,纯粹是非常喜欢,或者非常开心油然而生的。并没有男女之间的暧昧带来的嫉妒或者失落与失望。因为这2个人在一起很轻松很舒服而且无话不谈,相处的时间多了,渐渐成了一种习惯。而且因为这2个人不可能会变成情侣所以不需要担心什么会越过界限的事情。一般男女友情达不到这种饱满度,因为在那之前会发生“触电”的事情,进入“友情之上,恋人之下”的尴尬阶段。所以,那种情况的话不会有我现在能够强烈感受得到的非常纯粹的爱。这种感觉很轻盈,完全没有压力。所以我很喜欢,也很珍惜。 可惜,时日无多。相聚的时间几乎很难再有。所以,我只能努力地去记得当下美好的一切。 下一个阶段里,能否还会遇到这种让人倾心的人事物呢。 不敢太期待。 只能默默守护着自己很想保护的那个心境。

没事找事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理性的人 可是感情也其实很丰富,只是会习惯性地把好的一面留住 我喜欢思考 对我来说,独处是充电的方式 而当有烦恼的时候,我会独自思考,用自己的方式去把问题理性化 最后可能问题还在,可是找到接受/面对问题的态度 可是在大伙里面我也是可以很吵闹的 犹记得从小学到中学,我很喜欢上学的,因为可以跟朋友打交道。 而且在老师眼中,我一直是出色的同学 没有不认识我的老师/同学 我其实享受那种“风光” 到了上大学的时候开始,我发现大学里面的人跟我想象的有很大出入 我尝试加入其中,却总觉得格格不入 我把时间花在了很多“彷徨”的时刻上 开始爱上独处的时光 从大吵大闹的人,我渐渐变的比较文静 后来不知道是不是时间久了,自己一个人的时光变成了充电的时光 我说了这么长篇,因为最近多了些时间,我不由自主起开了“思考探讨自我”的一番活动 。 我开始探讨我自己。怎么会有人比我自己更了解我呢。我的人格。 我究竟是怎么样的人呢。是不是改变了。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活了27年了,我居然需要依靠回答数题目来决定自己的人格。我是不是疯子。 做了这些测试题让我发现,人活越久,理当越懂自己。其实,自己只是一昧想象着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实际上却很不懂自己。 我经常回想小时候的自己。 因为我一直想知道,我的成长过程里,多了什么元素,少了什么元素,以致今时今日的自己有着如此对待生活的态度。其实因为,我自己想象的长大后的生活,跟现在有些出入了。我理当活得更加风光大方。我的心应该更加地打开的。 那些测试题显示我是ISFJ的人格 /  The Defender sensitive excellent analytical abilities reserved well developed people skills , orbust social relationships conservative recenptive to changes and new ideas perfectionism The defenders need to known when to say no and stand up for themsleves if they are to maintain their confidence an...

心揪

每次都这样 还没开始谈恋爱,就先失恋了 我就是因为很脆弱 很容易受伤 所以很久以前就把自己锁的牢牢的 好不容易把门打开,走出来了 又被打的遍体鳞伤 这样的痛苦 谁可以理解呢 上一场正式的恋爱已经是十多年前了 我花了3年半的时间让自己释怀 即便如此,要踏入新的恋情 那是非常困难的 我好像不再懂得爱上一个人了 我把爱变成大爱 把专注力放在父母身上,弟弟身伤 其他的我都尽量不去想他 只要有一点希望 便是落的全是失望 每一次的小希望 结果是大失望 很努力地 我尝试打开心房 去感受身边的爱 有了一点小希望 后来却也是重重的往自己脸上大巴大巴地盖 心揪着在一起 很痛 如果每一次都这样 我宁愿永远单身 可是 生命哪里有一路顺丰的 至少这一次 我知道 自己有爱 只是看看有没有缘分遇上幸运的人 让他感受我 这份小小的爱 失恋的人 上

HO就这样,完成了

不知不觉,HO的日子已经告一段落。 上礼拜还去了一趟韩国釜山,回来了,还拿了2天病假。 现在才有心情做下来整理一下思绪。 人家花2年可以完成的训练,我居然花了2年5个月。这里当中发生了好多事情。有些在我的掌控之中,有许多并不是。2年多的时光其实感觉过的很快,因为每天的工作都在重复地做类似的动作。而且,生活的社交圈子变的越来越小。每天起床去上班,下班休息,休日又是还要回去,1个礼拜可能出门1次而已。之前“比较健康”的生活模式被迫放弃,想要好好去一趟健身房也是需要特别安排的。“每天至少做12个小时,有时休日还需要回去医院。” 这是我对一般医疗界以外的朋友的叙述。确实很累,身体累,心灵也会累。因为有时候不知道自己学到的够不够用。但是我也会这么叙述,我很庆幸,我还是喜欢我的工作的。我喜欢跟人有交流,即便是生病的人。这些人需要我的某些帮助。开药也好,三两句安慰的话也好。再小的举动,只要给到别人一些安心与释怀,对我来说便是工作满意度。每一天积累的这些感觉,便是让我每一天继续去上班的正能量。 在医疗界里工作,每天接触的就是疾病,痛楚与死亡。 所以,我特别珍惜人的生命,特别珍惜人活着,还可以活动自如与思考的时候。 我开始每一天活着,想象着我可能随时告别人间的那个样子。听起来很沮丧,可是其实这是正面的思考模式。这样,我才可以时刻提醒自己不可以浪费生命。在有能力的时候,认真实践人活着的最终目的。 每一趟旅游都是对自己一个新的认知。 这一趟釜山,比起1年前的自己,我觉的自己更加稳重成熟了。我比较不怕事情了。对于突如其来的意想不到,我也可以应对自如了。可是念精神科的那位朋友还不得不说,我需要探索的世界还有很多。我不可以太快就安定于现状。其实,这番理论有点深奥。可是我感觉,以前的我会尝试去了解并且学习,现在我倒认为,人心太复杂,我的今天完全归功于昨日的我。要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并不是知道了,要改变就可以马上做出变化的。 还有3年我就要踏入人生的第三个年代了。 其实对于未来我有一点点的憧憬。必须说,活着需要很多新的希望,才会有动力去经历它。这些希望,其实可以是人为的。自己制造新的希望,发现更多机会,才会不断进步。 好了,说那么多白费口水,明天新的身份去上班,心态也必须不一样了。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