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思念『是』一種病

「當你在    穿山越嶺的另一邊    我在孤獨的路上沒有盡頭」 。。。 這首好熟悉的一段曲充滿著回憶 那年高中班上來了位轉校生,我也忘了他的名字了。只記得他個子高,皮膚黝黑,一身健碩,是打籃球的料子。幾乎我們時常會聚集在我家一起討論高數題。2、3小時的學習中他的手機經常會響。鈴聲就是這首『思念是一種病』的開頭段。我總是坐在他的正對面。因為是我家,過門是客人,我經常端水給他。我的同學在我家的舉止算是端正、衣著端莊,可是這位轉校生好像把地方當成自己的家一樣,表現一點不拘束,還喜歡把腳撐著放在椅子上坐,也會把手放在衣服裡捉背。那個時候我覺得有點不一樣,可是也不以為意。 後來他好像轉校了,我們也沒有再聯絡。再後來在報紙上看見他出車禍過世了。以後的日子裡每當我聽到這首歌,高中那段日子在家學習的畫面便會出現在腦海裡。滿是回憶。 「當你在   穿山越嶺的另一邊   我在孤獨的路上沒有盡頭   一輩子有多少的來不及   發現  已經  失去  最重要的東西   恍然大悟   早已遠去     為何總在犯錯之後   才肯相信   錯的是自己」 今天午休醒來心情好糟。好煩。這首充滿回憶的歌會不會稍微緩和我的心情呢。

工作狂吗

《诊所记》 最近好像一直很忙碌。每天早上9点钟我泊好车子便提着手提包和家里准备的午餐大步地踏进诊所,左边一排坐着的是等待许久的病患。我微微一笑,继续迈开步伐走进我的房间,好有些许威风凛凛。呵呵。是否自得其乐。昆仑喇叭的病患很和蔼可亲。我从车子下来便时常会有人跟我打招呼。我总是不太确定他们是谁,但是我想他们大概是诊所的病患。一天百多两百个陌生的脸孔我其实对于他们每位都用尽诚心可是脑子不好使我对人的面貌无法过目不忘。进房间前负责打扫的印裔阿姨会跟我打招呼‘Good Morning’可是我总是跟她说‘Pagi’。诊所里的全部工作人员除了我和医生之外大概没有其他人会跟她打招呼。而我一定会比医生早到,所以我感觉她每天都会期待我的到来跟她打招呼。每天的工作由需要验血的病患开始。我打开电脑叫他们进房间。工作差不多完成后医生通常已经到来。我陆续叫接下来需要看病的患者进来。我替他们量血压,血糖,体温或者验尿不等。我替他们检查了一轮,再让他们到外面等候再见医生。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不需要到安老院处理事务或者出诊或洗伤口的话,我应该能够把所有病患看一遍,才把他们接给医生开药。从9点到10点半这段时间,想要体检的病人会到来抽血验尿。看到Gribbles form纸我其实会精神抖擞起来。开始的时候我会花比较长的时间因为我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找到最好抽血的静脉,而且那个时候我只敢用22G的黑针,担心病人会痛,又怕扎的地方不对。反正顾虑挺多的。后来我开始可以替比较年老的病患抽血了,渐渐也可以替年轻的小妹妹抽血了。我开始用21G的青针了。找对了静脉,把针扎进去,红彤彤的血几乎喷射进Vacutainer里,顿时油然而生是一种难以形容的满足感,掺和些许自满与信心感。我其实真的挺喜欢看到粗大的静脉。用上一点lidocaine 10%,血抽完了我会惯性地问一下病人有没有感觉疼痛。‘没有啊’,‘扎了吗?’,‘没感觉欸。’是我最想听到也是最常听到的。接下来下午是‘手术时间’。粉瘤们和肉瘤们会来到诊所。我很少‘操刀’,除非受伤的是外劳。(我不同意这种做法,好像是对人权的侵犯。我承认我的技术没有很好可是为什么只有外劳才会让我处理。当然,我非常感激这些外劳们让我有学习的机会。)虽然如此,我有不少缝针的机会。这方面我当然有待进步。从缝针到洗伤口和拆线,我更关心的是伤口的愈合。可能因为这样我总是不记得他们的样子。然后状况就...

長大了。變老之前可不可以有點成就。

很快很快地我的‘診所工作記’就要告一段落了。現在距離面試的日期很近了,我盡可能每天享受這個可能是我最輕鬆的一份工作。對於診所的我不太喜歡看見的很多事情我只有睜隻眼閉隻眼因為我想我只是過客。只是抱著學習的心的過客而已。我一直抱著一種心態要讓自己選擇有挑戰性的事情因為我對於自己的未來還是很憧憬的。好像看衛斯理小說時翻開下一頁前持有的那種間夾著神秘感緊張感以及興奮感的一種持續高漲的情緒。我的人生倘若可以這樣讓人興奮又不缺安全感是不是會多姿多彩得來又讓人安分。很複雜。 在我忘記這次打字的目的之前,讓我進入正題吧。 讓我總結在過去數個月裡我從這份工作中學習到的一些事情。因為表達能力沒有很好,所以可能看起來好像在寫廢話。 1.學醫可以很複雜很高深,也可以很簡單膚淺。最重要是要過到自己良心那關。 2.行醫不一定只是要在醫院裡埋頭工作好像很累很累從早上6點到下午甚至晚上然後還要on call。行醫可以完全變成一門生意。是一門有意義又可以助人的服務業。 3.應變能力是很重要的需要不斷訓練的必有生存條件。 4.我是醫生。醫生只是一份工作,一個行業。醫生是賦予了醫學常識的普通人,所以不需要因為是一名醫生而討取別人的尊重。(名譽來自行為,不是來自專業) 5.謙虛低調不代表可以任任蹂躪給人指使工作。要知道自己分內事。我需要加強學習的一點:說話對人要堅決立場,不要為了討好人而讓自己被欺善怕惡的人‘踩在頭上’。我雖然還是‘善’者可是我要知道什麼時候應該適量保護自己不受委屈。工作中可以學習,可是學習是權利,不是人家的施捨。 6.要多笑多談不可以害羞。能言善辯是很高利用價值的一種。。 才藝? 條件。 7.不要紙上談兵 8. 我很懶 9. 惰性很強。是不是杜杜老師以前常說的‘人不是懶惰,只是慣性太強’。天啊,突然有點想念他。 2017加油。新的一年。25歲那年。還是單身。還是沒有自給自足的能力。沒錢沒計畫沒房。很愛作夢。

2017加油站

有沒有看過"Before I go to Sleep"這部電影?自從上了醫學院我便覺得自己越來越像這故事裡的女主角。我總是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自己原本不用刻意記得的很多人事物。 2017年距離我們第一次認識彼此已經12年了。時移世變,那個青春的時光不再。那共同擁有的童年回憶已淡化不少,出席聚會出席的人數也就更少了。今年,我居然變成唯一一個出席聚會的女生了。 可是其實我並不介意。因為只要有心人聚在一起,什麼話題都可以談。團聚的時間不長,有時可能就只是吃頓飯,可是跟認識了超過十年的朋友們這樣互相交流了數小時感覺真的還不錯。現在大家都已經開始工作了。東銘是材料估量師了,鎮豪成了環境建築師,崇恩在一家頗為大型的公司當動畫設計師,而奕程主修生物醫學在Tasmania修pHD,振桐接了爸爸的生意是名副其實的珠寶店老闆了,還有賺新幣的俊佑正儲錢準備結婚組家庭了,還沒忘了遠從紐約回來的Matthew也是堂堂一名建築工程師了。我沒有忘記初中生一起學習的種種回憶,只是長大了人事物變遷好多,不這樣一樣樣好好記起來恐怕很快我又忘的一乾二淨,到時候又會自責自己沒把朋友放在眼裡。下個新年我也不知道自己會在哪裡啊。但是我誓要把朋友圈裡的點滴更用心地記住因為友情其實很可貴。10年以上的就更難能可貴了。 誠心希望在新的一年裡事事順心。學習要好,處事對人要用心,要做個善良的女孩。

是嗎

今天的月亮分外大分外明亮。我站在院子處舉頭望明月,還看見許多閃閃發亮的星星。難得今晚沒有烏雲也沒有煙霾,不需要在飛機上也可以看到美麗的星空。雖然沒有挪威的天空漂亮,可是只要想到肉眼看到的星體發出的光芒可能是好幾百萬光年前發出的便覺得十分浩瀚讓人感嘆。對正屋前的天空便是北斗七星,這是停留在小學4年級的天文知識,那個時候我還以為自己會成為一名太空人。天啊。如今好不容易我已經畢業了,是名無業醫生。 24歲是個怎樣的人生階段呢。對於昔日理所當然的言聽計從我越發趕到厭倦。內心告訴自己我已經長大了,我不想看人臉色過生活。我有我的主見,我想要被重視。可是家裡的人好像永遠停留在一個階段。無可否認的是他們永遠是我的長輩。可是我要長大了,作為後備難道我必須處處謙讓,卑躬屈膝嗎。有時候家裡的人講話語氣和用詞真的讓人不好受。除非忍無可忍不然我從不頂嘴,唯有避開三舍。每次遇到這種現象我定會再三告誡自己千萬不可以用這種語氣和態度說話,因為會令身邊的人很難受。就好像本來說好要去旅行所以必須準備一點功課。每個人工作回來一定會疲倦。可是因為疲倦人的精神狀態欠佳,一不小心便會起爭執。我很討厭這種事情因為去旅行的目的是要輕鬆要快樂要相聚。可是還沒出發就已經鬧到不爽,這樣不已違反了目的?人為什麼容易被自己一時的情緒蒙蔽然後把整件事弄糟,結果根本沒有達到目的。這樣不是很好笑嗎。我每天在診所和安老院看到的大多是家裡鬧分裂的事情。有的老人被孩子棄而不理,還有的家長在孩子面前對家公家婆做出違反道德倫理的事情。每次看到這種事情我只有感嘆並且提醒自己有遭一日我務必做好本分,千萬不可以做傷天害理可惡的事情。可是現在父母還沒有很老我已經開始感覺到好多家事人事我無法評理並且不在掌控之中,讓我覺得不好受,便不想跟家人交流了。如今我已這麼做,5年8年下來我豈不變本加厲。到時定會做出眾人覺得違反倫理的事情了。 24歲是個什麼轉淚點呢?不是叛逆的時候。可能只是想證明我已經長大我有自己的立場請你們務必尊重我的年華呢。

沒有執照殺人

今天替幾個阿嬤更換鼻咽喉特不順利。做這樣換管的事也不下十來次了,不知道為什麼今天特困難。鼻咽管進了十來公分,有個阿嬤就咳嗽個不停。工作的時候我只有一心想要好好完成工作,為了不分心,我盡可能不帶著太多情緒工作,只是希望不要讓她們覺得太難受。因為平日更換管子還算順利,阿嬤從來不會這樣咳嗽,我的工作很快地便可以完成。今天,我一手握著管子,一手撫摸咳嗽阿嬤的胸口,看到她無助的眼神也是挺難受的。醫生說我們有時候抽血困難,亦或是換管子不順利時,絕不可以認為是病患的問題,比如有些人的血管不明顯這些問題。我對著躺在床上癱瘓的阿嬤,湧上心頭好像有一股難堪。嘴裡嚷嚷著方言,“婆婆,對不住,唔該妳再忍耐一下。”潛意識讓我一直在想如果我的功夫到家,她們很大可能不需要受太大的痛苦。工作完畢後,我回到車子,準備回診所。心理千千萬萬種無法釋懷的感受。

人比人。比死人

屋外灰暗的天下著綿綿細雨,我話不多,心情格外平靜。 照顧了一個多星期的阿姨傷口還沒復原卻要退宿了;跟別人合不來卻只跟我說得上話的新同事辭工了;弟弟回吉隆坡前還惹媽媽生氣;住澳洲的朋友3年沒聯絡近來突然找我聊很多話;我突然發憤好像終於決定要幹點什麼有成果的正經的事了。 新同事辭工了,辦公室政治有沒有告一段落呢? 好像有,好像也沒有。開工1個月不到,跟“多數”的員工關係變好了,跟“少數”的關係也同時變好了。少數雖然得服從多數,可是如果做的事情越界了,人不可以因此妥協。每天兩邊跑。雖然自己有堅定的立場和獨立的判斷能力,可是在人群面前我好像比想像中更容易妥協。妥協比協商多,也少不了阿諛奉承。三兩天下來,這樣讓精神奔波好像有快人格分裂的感覺。上週發生的事情讓人有點氣喘吁吁,因為自己覺得在人們背後說三道四是費神的事。可是這數個星期讓我領悟到一件事,便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做好本分,堅守立場,對歪風陋習千萬不可以苟同。人云亦云,壞事傳千里,精神不夠堅強的人真的會被逼瘋。我為那位不幸的同事嘆息,也慶幸自己長在優勢環境裡因而比她有知識,出人頭地的機會。 看了也聽聞了很多負面的事情讓自己好擔心會耳濡目染,成為倡導歪風的一分子。經歷了這些,讓我更清楚知道,要在社會上很好地存活,搞好人際關係是必定的條件。一個人只有處在優勢,而且還要有獨立的見解和堅定的立場,以及達到一定水平的溝通能力才會可能建立好的人際關係。有了好的人際關係,人才可以在工作上事事順利。 在說話這方面我固然有自己那一套,可是也必定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我不求只聽聞好的話語,有些話語即使再難辨難解,我也必須懂得妥善處理。這是踏入社會必須學懂的首要事情。